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

期刊导读

主流媒体燃报道的主流价值传播策略以新华社的

来源: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08

“解放军的朱日和阅兵太燃了!”“《战狼2》这部超燃的电影!”……2017年以来,“燃”字悄然走红,成为网络热词,并从网络语系走向现实生活语系,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,逐渐形成了一股“燃文化”。在这股强大的“燃文化”不断影响下,各种主流媒体的“燃报道”开始不断涌现,成为一道靓丽的报道景观。作为我国媒介的中流砥柱,主流媒体承担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重任,如何做好“燃报道”,助“燃”主流价值传播,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。

从“燃文化”到“燃报道”

“燃文化”由“燃”字而起,从网络文化生发出来,从本质上来说,是流行于年轻人尤其年轻网民中的一种新兴亚文化。“燃文化”呈现的是一种充满阳光、力量和热血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,蕴含着乐观果敢、热情似火、主动进取的含义。其传导于现实生活中之后,表现的是人们对生活与梦想充满激情与希望,并且愿意为之努力拼搏奋斗的状态。因此,“燃文化”饱含着正能量,是罕有的能够与主流文化价值契合的亚文化。

自2017年年初以来,随着“燃文化”走下网络空间,走向现实生活,在人们的生活语言体系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同时,“燃文化”开始渗透于主流报道的语言体系当中,由此生出一种特殊的报道类型——“燃报道”。本文所提的“燃报道”,是指充满积极正能量并具备“燃文化”特征的新闻报道,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报道标题或者内容使用了“燃”字及与之有关的积极语态。例如,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出的《超燃!中国飞人接力夺冠,让世界瞩目》《燃泪致敬!英雄的人生,到底有什么不一样》《又一批燃屏大片!看我军大阅兵何等威武!》《比〈战狼2〉更险更燃的,是这群海外中国人的生死传奇!》等“燃报道”,就具备显著的“燃文化”特征,充满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正能量。从“燃文化”的流行到“燃报道”的诞生,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观点:

1.网络亚文化正在由消极转向积极,以“燃文化”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正在向主流文化回归。许民彤在《齐鲁晚报》上撰文认为:“不同于以往的网络亚文化,燃文化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正能量,呈现出跟以往的网络亚文化完全不同的面貌,这表明网络亚文化正在向主流文化回归。”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,我国网民的网络素质不断提高,网络思维日渐理性和成熟。网络亚文化逐渐走出消极的单一状态,其积极的一面正在体现出来。

2.网络亚文化可以有效转化为主流报道的新形式,并推动主流价值的传播。例如:2016年下半年流行起“厉害了”的亚文化,一开始其只是用来调侃的网络热词,具备一定的消极性和负面性,如“厉害了!我的哥”等。后来,由于我国主流媒体将“厉害了”这一热词巧妙运用于主流报道中,使之成为“厉害了我的国”等流行报道句式,因此掀起了主流报道的一阵波澜,大大推动了主流价值传播。2017年春节期间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推出春节特别节目《厉害了我的国》,鼓励海内外观众拿起手机,“拍出叫人惊喜的变化,说出不吐不快的自豪”,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各种积极性见闻,分享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感动。该系列报道取得巨大成功,深受观众好评。

如何做好“燃报道”以助“燃”主流价值传播

1.“燃报道”要“燃”出热度、温度和高度。首先,“燃报道”源于“燃文化”,其核心就是“燃”,因此其背后就充满着饱满的热度,不热则不谓之“燃”。我们要用好“燃”字,在一些重大的活动和历史事件中,要积极采用“燃报道”的形式,做出有热度的报道。例如:2017年7月22日,在2017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摩纳哥站的男子4×100米接力比赛中,由苏炳添、谢震业、吴智强和张培萌组成的中国男子接力队,战胜美国和加拿大等强队,以38秒19的成绩获得冠军,创造了新的历史。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当日即推出报道《超燃!中国飞人接力夺冠,让世界瞩目》,一把火烧得旺盛。

其次,“燃报道”还要“燃”出温度和高度。2017年8月,电影《战狼2》热映,并刷新中国票房纪录,新华社推出报道《比〈战狼2〉更险更燃的,是这群海外中国人的生死传奇》,以《战狼2》的剧情为引子,讲述了在海外开拓的央企员工遭遇的各种艰难险阻和生死惊魂,在生死关头发生的各种充满真情实意的故事跃然纸上,报道充满着人性的温度。与此同时,还讲述了在关键时刻党员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的伟大事迹,以及在祖国坚实的庇护下人们感受到来自强大祖国的力量。正如报道最后的结语所言:“不经历生死,我们无法理解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豪。不走出国门,我们无法理解他们义无反顾离开家园、奔赴海外的坚定执着……让我们再一次看看他们重返祖国时的笑脸,送上我们的祝福——祖国,我们爱你!兄弟,一路平安!”这篇充满温情和自豪的“燃报道”,不仅“燃”出了温度,更“燃”出了高度。